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栏目列表
教材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教材建设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专业教材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修订版)

时间:2024-07-03 12:31:27 来源:本站编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高质量“金教材”体系,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19〕3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密结合航空产业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校本教材开发、选用、审核、更新的全流程管理,重点对教材建设委员会的职责与运行机制予以规范。

第二章 组织架构与职责

第三条 学校党委全面负责学校教材工作。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教材工作进行总体指导与统筹规划。同时,设立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教材建设委员会,承担教材审核、评议、研究等关键工作。委员会成员涵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二级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由行业专家(航空制造、民航服务等领域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企业专家(主导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技术骨干)、教育专家(校内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双师型” 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以及意识形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材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材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兼任,副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落实负责。

第四条 教材建设委员会

1.专家构成与更新机制:行业专家占比不低于35%,企业专家占比不低于30%,教育专家占比不高于35%。每2年根据产业技术升级需求,更新30%的专家成员,确保委员会专业知识与行业趋势紧密接轨。

2.专家职责:行业专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积极融入行业前沿技术与典型案例;在教材选用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筛选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材。企业专家在教材编写时,提供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与操作规范;选用教材时,基于岗位技能需求,挑选能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的教材。教育专家在教材编写中,优化教材结构与呈现方式,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选用教材时,依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评估教材的教学适用性。

第三章 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与高效运行机制

第五条 质量保障与运行举措

1.专家资质要求:行业专家需具备5年以上管理经验,且参与过省级以上标准制定;企业专家需提供企业真实场景案例,如飞机定检工单等;教育专家需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具备优化教材结构与教学适配性的能力。

2.内容质量标准:教材前沿内容修订周期不超过2年,新增内容需紧密对接行业白皮书、区域战略(河南省“空中丝绸之路”)、国家政策(低空经济)等。重点专业工作手册式教材实现100%覆盖,企业案例在教材内容中的占比不低于60%。

3.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推行“双需求清单”制度,企业和学校定期提交岗位能力需求清单与教学痛点清单。每季度召开产教联席会,依据清单确定教材开发重点方向。创新采用“工单式” 编写模式,将企业工单转化为教学模块融入教材。依托校企共建平台,嵌入 AR/VR 技术开发 3D 操作指引,提升教材的实用性与吸引力。

4.质量监控与激励措施:构建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企业专家依据标准作业程序审核教材内容准确性;通过学生实操达标率评估教学时效性;借助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报告判定教材市场适应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据思政元素映射表审查思政融合情况。在激励机制方面,授予企业专家“产教融合贡献奖”,并将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参与教材建设的教师可获得“双师型”认证积分,在省级教学比赛推荐中予以优先考虑。

第四章 附则

第七条 生效与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教务处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