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 2021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 〔2021〕33 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21 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函〔2021〕45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我校2021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组织领导
成立2021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维政
副组长:马聪 周忠 林立 赵明明
成员单位:各二级学院(部)、教务处、财务处、校办、人事处、校团委、学生处、科研教学督导处、实践就业处、招生办、基建处、后勤保卫处、网信办、资产管理处、图书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赵万鹏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任务分解
在完成教师基本情况、开设专业、课程设置等数据源表梳理工作的同时,开展数据采集工作。任务分解见附表1,各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教务处
教务处具体负责本次数据采集的组织工作,包括组织数据采集、平台运行管理与维护、向主管部门上报数据、对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
2.汇总填报部门
汇总填报部门是任务分解表中各项数据采集表的责任部门,承担相关数据的采集、汇总、填报工作,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各院(部)、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数据采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院(部)教学秘书、部门采集员(计算机使用相对熟练)为本单位数据采集具体实施者,协调、督促各类数据按时间节点完成填报工作。
三、时间安排
1. 数据的采集(时间:9月1日—9月30日)
各院部、各部门开展数据的采集、填写录入及核对工作。
2.数据的汇总、补充、完善(时间:10月1日—10月15日)
教务处组织各单位开展数据补充和完善工作。各单位应在10月15日前向教务处提交最终的上报数据,纸质版经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教务处。电子材料与纸质材料的内容一致。
3.数据的审核、上报(时间:10月16日—10月25日)
汇总后的数据经学校领导审核后,由教务处向教育部数据库上报,并对本次数据采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四、填报说明
1.本次数据采集使用“全国职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网络版本。本次数据采集的数据时段一般为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之间所产生的所有与平台相关的数据;另外,财务数据的采集年度为2020年度;“8.1 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表采集的是院校成立起至今正在运行的全部管理文件。
2.平台运行环境至少要求360浏览器(极速模式),否则将会出现错误。如果数据需要批量导入必须安装office2013版。
3.各单位数据采集员进入信航院数据采集微信群,及时对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反馈。
4.全校各单位负责通知到每个教职工,务必按时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如出现漏项、错项由本单位负责人承担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1.重视数据。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主要涵盖学校的基本情况、基本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等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办学情况的全面监测,也是全面及时掌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开展教学评估以及评选优质校、双高校等建设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有些数据可能是一票否决项,关系非常重大。
2.敬畏数据。数据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真实的数据、精准的统计、科学的分析,服务于学校自我诊改。同时高度关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和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申请评估的基本条件”的要求。
3.尊重数据。各项数据也是学校、各专业和各位教师的辛勤付出成果,要尊重数据、尊重自己和团队的各项成果,要将学校的各项办学优势和办学成果通过数据充分展现出来。
4.运用数据。各项数据指标也是工作开展的发力点和依据,要积极运用数据,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以此来指引推动工作,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二)高度重视
各有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采集要求,精心组织,规范填报,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落实责任
1.人员确定。各单位9月4日前确定本单位数据采集员,填写数据采集员信息表(见附表2)并报送教务处汇总;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数据审核人;
2.责任明确。各单位负责人为信息采集第一管理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数据采集负领导责任;单位数据采集员为第二管理责任人,对数据采集负管理责任;信息源头人为直接责任人,对信息负完全责任。
(四)统筹兼顾
在填报过程中兼顾不同内容、不同方面,在横向上同一信息内容在不同项目表格中要保持一致性,克服存在问题,提高填报质量。
(五)协调配合
信息采集工作填报范围广、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人员广,相关部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本次数据采集工作。